2025年3月,Semicon China于上海盛大開幕,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目光聚焦于這場國際頂尖展會。在這場匯聚半導體行業1300余家企業的科技盛會上,天岳先進攜全系列12英寸碳化硅襯底產品震撼登場,包括12英寸高純半絕緣型碳化硅襯底、12英寸導電P型及12英寸導電N型碳化硅襯底,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。其中,12英寸碳化硅光學片更是成為展會焦點,不僅展示了天岳先進的技術實力,也為AR虛擬顯示領域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案。
技術引領:全系12英寸產品矩陣,全面邁入大尺寸時代
作為全球碳化硅襯底技術的革新者,天岳先進繼 2024 年 11 月慕尼黑 Semicon Europe 全球首發 12 英寸導電型襯底之后,再度以12英寸全產品矩陣震撼行業 。
12英寸產品,在產品面積上較8英寸持續擴大,單片晶圓芯片產出量躍升2.5倍,尺寸擴大有效降低單位成本,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。這場技術盛宴不僅宣告碳化硅行業正式邁入 "12英寸時代",更標志著天岳先進已穩固掌握晶體生長、缺陷控制、加工檢測及部件自制等的全技術鏈條突破,也預示著2025年將是大尺寸技術突破元年。
碳化硅產品的技術裂變也將助力新能源汽車、光伏儲能、智能電網、5G基站等多種高壓應用場景,催生AR眼鏡、衛星通信及低空經濟等多重新興領域蓬勃發展,助力萬物互聯時代的算力革命。
碳化硅助力AR眼鏡技術升級
Meta最近在一個學術會議上重點探討了碳化硅材料,100萬副眼鏡需要30萬片8英寸碳化硅晶圓。
在AR眼鏡領域,碳化硅材料正逐漸成為核心技術路徑。2024年,Meta率先在AR眼鏡中導入了基于碳化硅的光波導鏡片,這一突破不僅推動了AR眼鏡光波導鏡片的技術升級,也為碳化硅襯底開辟了新的增量賽道。2025年,碳化硅在AR眼鏡領域的合作與應用依舊持續升溫。
傳統AR眼鏡的光學模組普遍采用高折射率玻璃或樹脂材料,但這些材料在用戶體驗上存在難以突破的瓶頸。高折射玻璃雖然能實現較高的光學性能,但其密度大、鏡片厚重,長時間使用舒適感低。而樹脂材料雖在輕量化上有所突破,卻存在遇熱易變形、長期使用后鏡片發黃老化等問題,嚴重影響用戶體驗。碳化硅材料憑借其優異的物理特性,輕松解決了這些痛點。
新質材料:碳化硅光學片的優勢
天岳先進的12英寸碳化硅光學片在本次展會上備受關注,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輕質而美觀
碳化硅材料密度僅為玻璃的1/3,無色透明,硬度高,不易變形,也不會氧化變色。
在VR頭戴設備中,更大的視場(FOV)能實現更遠、更大的視覺效果。碳化硅的高折射率(2.6)使其在相同鏡片面積下能承載更大畫面,提升視覺體驗。
碳化硅實現了將紅、綠、藍三通道顏色組合成單片波導,大大改善眼鏡的尺寸和重量。
散熱快,不變形
碳化硅的導熱能力是玻璃的400多倍,鏡片本身就是理想的散熱器,能夠承受長時間使用下的發熱和變形。
碳化硅硬度高,遠超玻璃或樹脂材質,使用中更加耐磨耐用。
成本大降,碳化硅不再遙不可及
天岳先進量產技術突破,以及穩定的大尺寸擴徑技術,正在將12英寸晶片推向產業化。據測算,100萬副眼鏡需要30萬片8英寸碳化硅晶圓,而12英寸的利用率將更高,晶圓無效區域可進一步壓縮,有效提升SiC鏡片的出片率,從而顯著降低單位成本。
天岳先進的大尺寸晶片利用及穩定產能,可以持續為AR鏡片的降本提供助力。鏡片占據眼鏡整體成本的較高比例,隨著12英寸產品的日趨成熟,它的高效利用和單位成本下降將為AR的商業化加速賦能。
提前布局光波導,掌握核心技術
天岳先進在半絕緣襯底領域深耕多年,擁有原料提純,12英寸長晶等核心技術,起步就處在領先位置。在大尺寸擴徑技術方面創新突破,位于世界前列。隨著國際高端AR設備的推出,以及國內品牌的先鋒探索,AR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。天岳先進的定制化12英寸半絕緣碳化硅光學片,不僅推動了碳化硅材料在光學領域的規模化應用,也為AR設備制造商提供了更高性能、更具性價比的核心材料,加快AR眼鏡在消費者場景中廣泛普及——工作、追劇、導航、交流,超大顯示透明大屏可以隨時調用,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間,使用輕便。
天岳先進以12英寸碳化硅新質材料,賦能未來智能生活。